banner
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回顾

日期: 来源:心乐家

    一、 “十三五”发展规划提纲:

    1、将量化社会效益,产品效益,环保效益。使产业实现由“大”向“强”转化。

    废橡胶综合利用确立以再生橡胶生产为主,扩大翻胎和胶粉的产能的产业目标。“十三五”期间,随着废橡胶产生量的不断增加,提倡产业区域性稳定发展,年产能保持递增率5~7%的目标。在“十三五”末,使废橡胶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再生橡胶年综合产能达到600万吨,胶粉、胶粒80万吨,翻胎达到2500万套。

    2.以环保为目标,提高废橡胶利用价值,优化产品结构。

为适应废轮胎产品结构的变化,“十三五”期间,废旧轮胎的结构子午化率将达到90%以上,有效利用废全钢子午胎橡胶部分的最大剩余价值。

    1)扩大环保型轮胎再生橡胶的产能,使其比例达到再生橡胶总产能的80%,产能达到500万吨,合理利用废全钢、半钢子午胎的资源,生产再生橡胶、体育场地、橡胶板、防水卷材和公路改性沥青专用硫化橡胶粉等,其产能分别达到550万吨、20万吨和60万吨。

    2)稳定丁基再生橡胶产能,扩大三元乙丙、CR、NBR、FKM、SiR等特种合成再生橡胶产能占年再生橡胶总产能比例,由“十二五”的10%提高到15%.。“十三五”末产能达到50万吨的水平。

    3)优化翻胎工艺,使预硫化轮胎中全钢子午胎产能达到2200万套,轻载、农用、工程胎达到300万套。

    4)加大符合欧盟REACH法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限制要求的新型再生活化剂和再生软化剂的研发、生产。“十三五”期间,环保型再生橡胶的生产比例达到总产量80%以上。

    二、自主创新,研发推广新的再生工艺、工装,产业绿色转型。

    “十二五”期间,产业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节能工装达到多项,全面转化后,其达到节能20%,减排15%目标,满足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发展要求。

    计划“十三五”期间转化的新技术八项

    1. 废旧轮胎回收精细胶粉全自动设备。

    2. 硫化橡胶粉常压连续脱硫成套装备。

    3. 常压联动环保再生橡胶装备及技术。

    4. 废橡胶资源化、无害化、智能化螺杆挤出再生新技术。

    5. 再生橡胶自动缠绕自动称量下片成套装置。

    6. 动态脱硫内冷式高效废气净化环保装置。

    7. 卧式胶粉冷却干燥技术与装置。

    8. 万吨自动化再生胶生产示范线(万吨轮胎破碎、常压脱硫、联动压延、自动计量、自动下片的自动化、连动化再生胶生产示范线)

    “十三五”研发与制定项目

    1.研发废橡胶新型环保再生技术与装备,完成时间2016年—2017年。

    2.研发废轮胎常温粉碎和深加工技术与装备,完成时间2016年—2017年。

    .研发万吨废轮胎绿色自动化粉碎生产线,完成时间2016年—2017年。

    4.研发万吨胶粉自动化常压连续脱硫工艺装备,完成时间2016年—2017年

    5.研发万吨废旧轮胎自动化粉碎示范生产线项目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6.研发废旧轮胎生产再生橡胶自动化示范生产线,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7.制定《万吨环保型塑化机设备制造与工艺标准》,完成时间2019年12月

    8.制定《万吨胶粉破碎、粉碎自动化生产线标准》,完成时间2019年12月

    9.研发万吨超声波脱硫技术生产再生橡胶生产线,完成时间2020年6月

    10.研发单螺杆环保一体化脱硫技术与全套设备,完成时间2018年12月

    11.研发无化学脱硫溶剂的再生橡胶脱硫工艺项目,完成时间2020年6月

    12.研发万吨/年常压连续脱硫丁基再生橡胶项目,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13.研发常压连续脱硫胶粉深加工生产胶板项目,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14.研发常压连续脱硫胶粉深加工生产内胎垫带项目,完成时间2016年8月

    15.研发鼓式硫化机用橡胶粉直接连续生产橡胶板项目完成时间2018年12月

    三、产业的集约化

    “十三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完成规模和区域重组,实现集团化管理。建立江苏、江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等重点经济区发展模式,使区域产能分别达到40~60万吨/年以上水平,60%的企业生产规模达到2~3万吨以上能力,实现粉碎—再生—加工—应用的有机组合形式,发展大中型规模企业。

    四、 以《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和正在走程序的《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橡胶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为依据,实施行业的优胜劣汰机制。

2015年,国家将加大对《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执行力度,加快对现有1000多家企业的“准入”管理,对规范与不规范企业进行区分。将对规范企业予以增值税、所得税和项目资金的政策支持,对非正规企业将进行整顿,对限期依然不能达到“准入”要求的将取消资质,“十三五”期间,整个产业将完全达到循环经济安全环保要求。

    五、巩固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

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立足国内现有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展和橡胶制品企业的二次资源的利用,使整个产业的资源配给综合合理,形成全方位的资源综合利用。

    1.再生橡胶,胶粉,的市场在“十二五”出口5%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抓住中国特色再生橡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使出口比例达到10~15%的水平,再生橡胶要满足国内外环保橡胶产品的市场需求,以符合欧盟REACH法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限制要求的新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特别要抓好特种再生橡胶的加工,应用和市场培育,胶粉要在“十二五”已培育的公路改性沥青专用胶粉市场的基础上,争取“十三五”期间,稳定质量,严控改性工艺的技术指标,使其真正成为胶粉应用的主体。

    2.“十三五”是国内外经济开拓新兴市场进入转型升级的变革时代,受我国成为世界废橡胶产生量最大的国家,废橡胶的污染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环境安全。加大废橡胶利用生产中国特色再生橡胶,满足国内外橡胶行业对再生橡胶应用外,开拓再生橡胶、胶粉在各领域的利用发展作为延伸,抓住工业制品这个重要市场,调整扩大和增强自己的延伸加工手段, 及市场,“十三五”争取配置延伸加工和深加工的企业数量由“十二五”的15%提高到30%或更多,在延伸中提高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效益水平。

    六、发展中国特色的废旧橡胶综合利用产业

    我国再生橡胶产能已连续三十年居世界首位,经多年自主创新,在再生技术,工装制造等多方面已为世人肯定,其中“十二五”期间研发的“硫化橡胶粉常压连续脱硫成套装备”生产轮胎再生橡胶、特种再生橡胶、常温轮胎破碎、精细粉碎技术及专用机械已被世界工业国家和周边国家所采用,我国产业工业化联动,单元模块控制技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十三五”期间特别是行业中集团企业应以此进一步完善为重点,为完善工业联动化向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工程发展,“十三五”期间,规模化企业实施率应达到60%的水平。大力发展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是我国保护环境,橡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是保障我国资源、能源安全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指标:

    1.环境保护:再生橡胶产品80%以上符合《环保型轮胎再生橡胶》技术规范自律标准,达到欧盟REACH法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限制要求。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烟尘控制水平达到95%、固体废物利用达到95%、噪音实现达标。

    2.能耗:企业整体达标率达到80%、废旧轮胎到再生橡胶总能耗控制在780kWh/吨、其中:胶粉320kWh/吨、脱硫160kWh/吨、压延300kWh/吨。

    3.加工设备:粉碎60%使用联动化破碎机%、脫硫80%使用连续脫硫设备%、压延60%使用联动自动化设备%。

    4.用工:万吨废橡胶粉碎工艺实现3人/班、万吨废橡胶脱硫工艺实现3人/班、万吨再生胶压延工艺实现人/班。

    根据《中国橡胶工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办法》中工业效率指标、工业结构指标、工业环境指标,制定废橡胶综合利用工业现代化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分解作为目标。

    1.经济效益: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十二五”55万元/年(人)、销售利润率5%基础上,2020年达到70万元/年(人)实现销售利润率7%。

    2.创新指标:提高装备国际化水平,在“十二五”40%的基础上提高到60%;研发费用支出在“十二五”占销售额1,5%的基础上,提高到2,5%;拥有发明专利数在“十二五”占专利数比11.2%的基础上达到25%。

    3.国际化竞争:再生橡胶产品出口与进口价格相比在“十二五”90%基础上,达到100%同步;出口+境外工厂销售额在“十二五”占总销售额比12%基础上提高到30%。

    4.信息化方面:在“十二五”信息化投入占销售额比0.1%的基础上提高到0.3%;信息化率从“十二五”25%,达到50%以上;信息化集成程度由“十二五”的20%,提高到50%以上。

    5.可持续发展水平:每吨标煤能源产生现价工业产值由“十二五”的4.26万元/吨标煤提高到5.215万元;每吨标煤能源生产产品由“十二五”的9.46吨产品/吨标煤、提高到10.43吨;用水重复利用率由“十二五”的90%,提高到95%。

    七、 “十三五”规划的政策建议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废橡胶利用大国与工业国家相比,缺少最基本的废橡胶回收的国家政策扶持与支持,废橡胶回收都没有发票,销售都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加大税赋,高达13%-15%个点,对废橡胶利用企业是致命性的打击,利用企业没办法做帐,逼良为娼不仅造成税务风险,同时也无力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投入。与国外对废橡胶利用的补贴和我国现行的高价回收形成巨大反差,表现出的不公平待遇,引发国外再生橡胶产品对国内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冲击。

    落实国务院2013《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精神,落实谁污染谁治理政策;按《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准入条件》要求,提高门槛;尽快建立废橡胶资源回收的准入制度,帮助有资质的企业在各地建立城市废橡胶绿色回收站,并且纳入城镇化发展规划,依法规范个体回收行为,最终形成全国废橡胶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在完善废橡胶回收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经济补偿或税收杠杆两个政策再立体式加以系统地执行,从根本上解决废橡胶回收环节上的发票问题,成为规范的关键。建议:

    1.加快废橡胶、废旧轮胎回收立法与回收网络建设,健全废橡胶、废旧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2.解决废橡胶、废旧轮胎的利废企业进项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将废橡胶、废旧轮胎作为特殊商品予以管理,实行政府审批制度和许可证制度,使得废橡胶、废旧轮胎回收综合利用领域在法制条件下健康发展;

    3.建议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废橡胶、废旧轮胎处理补偿机制,对废橡胶、废旧轮胎处理企业给予相应补贴;

    4.鼓励橡胶产品生产企业承担对产生的废橡胶进行回收和利用;

    5.鼓励橡胶产品生产企业对使用胶粉、再生橡胶的研究与应用;

    6.鼓励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加快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产业转型研发的投入;

    7.鼓励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加强再生橡胶的延伸产品研发;

    8.鼓励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加大胶粉、再生橡胶出口。

推荐本文: